土壤準(zhǔn)備:播種前深耕 20-30 厘米,清除雜草、石塊,混入腐熟有機肥(如堆肥)和緩釋復(fù)合肥,調(diào)節(jié) pH 值至 6.0-7.0,確保土壤疏松透氣、養(yǎng)分充足。
草種選擇:根據(jù)氣候選種,冷季型(如黑麥草、早熟禾)適合北方,暖季型(如狗牙根、結(jié)縷草)適合南方;混合播種可增強抗性(如 70% 草地早熟禾 + 30% 多年生黑麥草)。
播種管理:春季或秋季播種,冷季型草種畝播量 10-15 公斤,暖季型 5-8 公斤,均勻撒播后輕覆土 0.5-1 厘米,保持土壤濕潤直至出苗。
養(yǎng)護管理:
澆水:幼苗期每天少量多次,成坪后每周 1-2 次,清晨最佳,避免傍晚積水。
修剪:草長至 7-8 厘米時首次修剪,留茬高度 3-5 厘米,遵循 “三分之一原則”(每次剪去不超過草高 1/3)。
施肥:春季施氮肥促生長,秋季增施磷鉀肥增強抗性,每年 2-3 次,配合澆水避免燒苗。
雜草與病蟲害防治:苗期人工除草,成坪后可用選擇性除草劑;定期檢查,發(fā)現(xiàn)病蟲害及時噴灑對應(yīng)藥劑(如多菌靈、吡蟲啉)。
13932151302 15373809205